Dr SEN理論

情緒社交小組訓練主題

情緒智能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Q)

  • 定義:情緒智能是指理解和管理自己情緒,以及理解和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
  • 要素:
    • 自我覺察:認識自己的情緒及其對行為的影響。
    • 自我管理:控制或調整不適當的情緒反應。
    • 社會覺察:理解他人的情緒和需求。
    • 關係管理: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 重要性:高情緒智能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工作表現和整體幸福感。

情緒表達

  • 方式:情緒可以通過語言、表情、肢體語言等方式表達。
  • 適當性:在不同的情境下,表達情緒的方式需要適當調整。
  • 重要性:健康的情緒表達有助於建立信任和親密關係。

社交技巧

  • 溝通:有效的溝通是建立和維持關係的關鍵。
  • 同理心: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的能力。
  • 衝突解決: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人際衝突。
  • 合作:與他人共同完成目標的能力。
  • 重要性:良好的社交技巧有助於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SEN學生 vs 桌上遊戲

SEN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學童在情緒社交發展上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挑戰,而桌遊正是一種寓教於樂的絕佳方式,可以幫助他們提升情緒社交能力。

SEN學生玩桌上能提升以下的情緒社交能力

情緒表達與辨識

  • 桌遊提供情境: 許多桌遊都會有不同的情境設定,例如合作、競爭、角色扮演等,這些情境可以引發孩子們的情緒反應。
  • 學習辨識情緒: 透過觀察其他玩家的表情、語氣,以及遊戲中的事件,SEN 學童可以學習辨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並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行為。
  • 練習表達情緒: 在遊戲中,孩子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例如興奮、挫折、生氣等。家長或老師可以引導他們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說出來、用表情或肢體語言表達等。

社交互動與溝通

  • 合作與競爭: 桌遊需要玩家合作完成任務,或是進行競爭。在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學會溝通、協商、分工合作;在競爭的過程中,則需要學會尊重對手、遵守規則。
  • 輪流與等待: 許多桌遊都有輪流的概念,孩子們需要學會等待、尊重他人。這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耐心和自制力。
  • 溝通技巧: 玩桌遊的過程中,孩子們需要不斷地與其他玩家溝通,例如討論策略、分享資訊、表達想法等。這有助於提升他們的溝通技巧。

同理心與理解他人

  • 角色扮演: 一些桌遊會讓玩家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的情感和觀點。這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的同理心,學習理解他人的感受。
  • 觀察與思考: 透過觀察其他玩家的行為和反應,SEN 學童可以學習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

解決問題與衝突

  • 面對挑戰: 桌遊中會遇到各種挑戰,孩子們需要學會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 處理衝突: 在遊戲過程中,玩家之間可能會產生衝突,例如意見不合、競爭失敗等。這是一個學習如何處理衝突的好機會,家長或老師可以引導他們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

建立自信心

  • 成功經驗: 透過玩桌遊,SEN 學童可以獲得成功經驗,例如贏得遊戲、完成任務等。這些成功經驗有助於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 享受樂趣: 桌遊是一種有趣的活動,孩子們在遊戲中可以享受樂趣,放鬆心情。這有助於提升他們的整體幸福感。

選擇SEN-Friendy的桌遊

遊戲規則: 規則應該簡單易懂,避免過於複雜或冗長的規則。

  • 遊戲時間: 遊戲時間不宜過長,以免 SEN 學童感到疲勞或失去注意力。
  • 遊戲元素: 遊戲元素應該有趣且吸引人,例如色彩鮮豔的圖案、有趣的造型等。
  • 互動方式: 遊戲互動方式應該多元,例如合作、競爭、輪流等,以滿足不同 SEN 學童的需求。
  • 感官刺激: 考慮到部分 SEN 學童可能對某些感官刺激較為敏感,應避免選擇有過度聲光效果或觸覺刺激的桌遊。
  • 學習目標: 選擇與 SEN 學童學習目標相符的桌遊,例如訓練記憶力、提升社交技巧等。

情緒社交小組訓練主題

溝通技巧

Communication Skills

清晰表達(需求、意願、想法)

有效接收(理解指令、問題、非語言線索)

專注聆聽(不打斷、理解回應)

合作與團隊合作

Collaboration and Teamwork

輪流與等待(理解規則、遵守順序)

資源分享(分享配件、資訊)

共同合作(分工、互助)

協商與妥協(意見交流、折衷方案)

情緒管理與同理心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Empathy

情緒識別與表達(辨識自身及他人情緒、適切表達)

挫敗感處理(適當應對負面情緒、不放棄)

同理心發展(理解他人情緒、提供支持)

換位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社交互動與禮儀

Social Interaction and Etiquette

社交啟動(打招呼、主動互動)

融入群體(禮貌加入、遵守群體規範)

規則與指示(理解遵守、聽從指示)

勝負態度(優雅應對輸贏)

尊重溝通(友善語言、避免攻擊) 

執行功能相關技能

Executive Function Skills

計畫與組織(設定目標、分解任務、安排步驟)

工作記憶(短期記憶與處理資訊)

抑制控制(控制衝動、延遲滿足)

認知彈性(彈性思考、轉換觀點、適應變化)

專注力(維持專注、集中注意力)

問題解決與衝突化解

Problem-Solving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辨識問題(察覺社交衝突)

定義問題(描述問題性質)

產生方案(集思廣益)

評估方案(分析優劣)

選擇方案(選最佳方案)

執行方案(實際執行)

評估結果(檢視成效)

自我意識與自我倡導

Self-Awareness and Self-Advocacy

認識自我優勢弱勢(社交情緒優勢與弱勢)

理解自身需求(社交情境需求)

表達自身需求(適切表達偏好與需要)

尋求協助(辨識求助時機與管道)

為自己發聲(爭取權益與支持)

問題解決與衝突化解

Problem-Solving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辨識問題(察覺社交衝突)

定義問題(描述問題性質)

產生方案(集思廣益)

評估方案(分析優劣)

選擇方案(選最佳方案)

執行方案(實際執行)

評估結果(檢視成效)

遊戲技能與社交娛樂

Play Skills and Social Recreation

遊戲規則理解與遵守(理解規則、遵守規則)

輪流參與遊戲(等待輪流、遊戲互動)

享受遊戲樂趣(培養遊戲興趣、體驗放鬆)

與同儕共同玩樂(建立正向遊戲經驗)

探索不同遊戲類型(擴展遊戲經驗、培養多元興趣)

感官處理與環境適應

Sensory Processing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覺察感官敏感度(了解自身感官敏感)

辨識感官刺激偏好(喜好感官刺激)

發展感官調節策略(運用策略調節感官刺激)

調整環境以符合需求(調整環境、爭取符合感官需求環境)